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五届 > 十五届二十九次
关于2010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审计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11-06-07
  根据《监督法》、《预算法》的有关规定,5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2010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审计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在实地查看部分工业企业并分别听取财政、审计、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结合平时掌握的一些情况,组织部分业内人员进行了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5201万元,比上年度增长3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662万元,增长30.6%。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08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完成预算的105.2%,增长22.2%。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0年全县地方财力98602万元,其中县级地方财力52946万元。全县地方支出98296万元,其中县级地方支出5264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06万元。财力和支出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2010年,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高度重视财政经济工作,围绕“工业立县”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财源建设,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狠抓调度和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征收任务,坚持依法治税,保证了收入预算的完成。同时,不断加强财政监管,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深入研究并有效利用上级出台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无偿资金,保证了工资、教育、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等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促进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调查认为,2010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结果是好的,最终形成的县级财政决算,符合《预算法》的要求,也是按照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进行的。决算坚持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体现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建议本次会议批准2010年县级财政决算。
  二、存在问题
  (一)财源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我县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国税、地税四项收入指标虽然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中2010年财政总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一,但财政收入总量依然偏小,与我市其他县市区的差距依然很大。2010年我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90元。主要问题依然是骨干税源少,而近年新上的大项目对财政的贡献尚未完全显现。去年,全市上缴税金过千万企业324家,我县仅有11家,上缴税金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2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 全县3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交税金不足50万元的有143家,将近占总数的一半。
  (二)财政收支结构性矛盾比较明显。一方面,收入结构不够合理。2010年,我县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9.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在财政收入中,房地产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而房地产收入是不可持续的,不利于我县财政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上级补助的依赖依然比较大。全县一般预算可用财力中,上级补助54248万元,占到了55.1%,自主发展、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受我县财力限制,支出结构不够合理。工资、民生等保障性支出占财政资金的比例较大,“吃饭财政”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用于建设和发展的财力相对不足。
  (三)财税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税收管理上还有不少漏洞,对企业税款征收还不够到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镇街之间税负不均衡及部分零散税源征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财政管理不够严格,部分预算执行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较多,有的对下属单位管理不严,致使下属单位存在帐务处理不规范、漏提漏缴税金等现象;还有个别单位擅自扩大开支标准,违规发放各类补贴、奖金等。三是有的企业自主纳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部分行业企业的税收存在漏洞,等等。
  三、几点建议
  第一,狠抓财源建设,不断提高经济总体水平。县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抓工业就是抓财源”的理念,始终把“工业立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以赴,紧抓不放。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高、新、大”项目,不断扩大地方税源。对骨干和重点财源项目,要从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继续推行好重点大项目“前置补助”和“后置收费”政策,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尽快形成一批支撑和带动全县财政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群体。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过桥”还贷资金等有效措施,推进成长型企业加速发展。要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积极引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特色化,进一步提升我县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
  第二,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县政府要充分发挥综合治税的主体作用,强化部门责任,细化环节管理,抓好协调调度,不断完善考核奖惩办法,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切实抓好综合治税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对税源的监控力度,健全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动态监管和预警机制,加强收入调度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管控水平。要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创新征管机制、手段和方式,加大税收征管和监督稽查力度,坚决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公平、合理、公开,切实解决税负不公的问题。要切实加大对税法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奖惩办法,积极营造自觉依法纳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加快发展、自觉纳税的积极性。
  第三,坚持依法理财,切实加强财政管理。要研究、利用好上级出台的各项财政、金融政策,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争取上级专项政策性扶持项目和资金。要严格按《预算法》办事,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规范运行体制,不断提高预算约束力。要加强部门预算监管,尤其要彻底清理和整顿“小金库”,严肃财经纪律,严格依法理财。要合理引导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政府主导下的财银企合作,积极争取和协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要不断加快担保机构发展步伐,支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财政部门要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规范收支行为。要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加强支出管理,集中资金优先保证工资发放、保证社会保障支出。要坚持依法审计,深化对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加强对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监督,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查处。
  第四,健全完善防范机制,努力降低财政风险。树立财政风险意识,做好防范各种风险的准备,是地方财政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县政府及财政部门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监控指标体系,有效应对可能潜在的财政风险。要高度重视政府财政债务及担保贷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财政风险。对政府债务要进行认真清理清查,进一步完善债务统计、分析、预警机制,加强对债务的追踪检查和债务风险的动态监控,政府新增贷款要进行充分论证,确保效益和偿付能力。要明确落实债权债务,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