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五届 > 十五届六次
关于全县“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08-11-12
      9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县“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汇报,到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察看,并召开了座谈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规划纲要确定的42项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进展良好,大多数指标已达到阶段性目标,有些指标已提前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自来水人口普及率等4项指标提前达到目标要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29项指标达到和超过中期进度。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包括约束性指标在内的绝大多数指标能顺利完成。纲要实施两年半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综合实力稳步增强。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
      1、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技改及新上项目投入不断加大,骨干及重点财源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加快节能技术改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效水平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棚果、奶牛、肉鸭、黄烟“四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发展较快,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3、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旅游强县”创评工作稳步开展、“突破沂山”战略深入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特色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专业市场群建设进展顺利,消费市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1、旧城旧村改造工作步伐加快。在兴隆东路沿线改造、燃气热力片区、朐山前片区、民主路南端片区拆迁改造上取得重大突破,总拆迁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楼15万平方米,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2、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政道路建设不断加快,城市道路总长达到148公里;认真实施亮化工程,县城路灯总计达到2511盏,基本上实现了“有路必有灯”;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占有绿地面积18.86平方米。
      3、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较快。城市供水管网进一步完善,日供水能力不断提高;污水处理一期、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公交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城市公交设施系统;电力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1、教育、科技工作成效明显。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科技投入逐渐增加,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
      2、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四大群众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增加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镇村卫生一体化建设工作快速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围绕打造“齐鲁生态第一县”,大力实施林场建设、道路绿化等“六大工程”,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测监控,加大了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关停了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指标平稳下降,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全县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增幅离预期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至2007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比年均增长15%的目标低2.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4%,比年均增长23%的目标低3.6个百分点。从全市来看,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在12个县市区中仅高于寒亭、坊子和奎文,只占全市的4.8%;税收总量在12个县市区中列最后一位,仅占全市的2.5%;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列第10位,仅高于坊子和寒亭。
      (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缺乏骨干企业。全县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而且发展质量不高。今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5.2:56.1:28.7,与13:57:30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与全市11.1:58.7:30.2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其中,第二产业缺乏骨干支柱企业,今年上半年上交税金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只有2家,实现规划确定的培植骨干企业的目标难度较大;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比重过低。上半年,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7.1%,在全市最低,比昌乐低4.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困难较多。受国际国内大气候影响,企业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土地供求矛盾突出,企业面对生存空间压力;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很多企业出现资金紧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快速发展;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紧张,成本上升,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企业利润受到挤压;人才紧缺,企业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新开工项目管理进一步严格,项目环评报批、用地报批和贷款融资等难度不断加大,落地难、资金紧张直接影响项目进展。
      (四)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差,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合作社,缺乏抗风险能力;结构调整的步子还不够大,低档的、传统的产品偏多,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高档的、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
      三、几点建议
      由于当前国内外环境和规划制定时比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完成目标任务的难度加大,因此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对少数指标进展缓慢的工作,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尽最大努力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从我县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大引导、规范、监管和服务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1、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努力实现经济总量新突破。一要狠抓大项目建设。对骨干和重点财源项目,要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成员包靠责任制,落实专门班子,加强调度,真正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加快项目进度,在财源建设上奋力突破。二要加快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搞好结构调整,加大技改投入,依靠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推进节能减排,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效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三要搞好人才培育,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为他们创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习进修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切实提高企业效益。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扶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代,重点抓好“六项惠农工程”,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要继续搞好农民工培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强力推进旅游强县创建,加快实施“突破沂山”战略,充分发挥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品牌,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档次,努力实现旅游经济新突破。要加快制订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措施及相关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着力发展环保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目的,抓好环境保护项目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努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繁荣城乡经济,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一是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努力塑造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在完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居环境、经营环境、服务环境等整体水平的提升,增强竞争优势。二是进一步健全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包装宣传项目、精心策化宣传活动、精心构思宣传渠道,主动出击。三是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走内外招商并重,一、二、三产业并举,远近结合的路子,立足我县资源、产业、市场等优势,以“大、高、外”项目为重点,强化统筹规划、规范运作。四是进一步做好银企联姻,健全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为骨干优势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积极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搞好股份制改造,大力培植上市资源,尽快实现上市融资。五是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突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扩大出口,搞好出口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增强区域竞争力
      要围绕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品牌这一目标,搞好县城建设与开发,加快各项重点工程进度,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切实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努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加强小城镇建设,抓紧搞好规划修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强城镇载体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加快建立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搞好以市容市貌、道路交通、市场秩序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着力改善民本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一是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构建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农村,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城乡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快搞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形成职业教育规模优势。二是进一步加快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下大气力抓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认真做好药品、食品卫生监测工作,强化县、镇、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进一步做好五保供养和困难群体救助工作;健全和完善社区就业机构和服务网络,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