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县人大常委会于9月下旬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调查了全县商务工作情况。调查组在现场察看佳乐家购物中心、蓝帆新材料、江北物流城等项目生产运营和建设情况后,听取了商务局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商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认真贯彻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战略,奋发作为,扎实工作,实现了商务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商贸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具体工作中,坚持把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商贸服务业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对大项目的跟踪对接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加快了大项目建设总体进度。坚持把引导和支持新型服务业态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来抓,有力促进了电子商务、典当、再生资源回收、家政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新型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认真落实扩内需、促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努力拉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保持了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1-8月份,全县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零售额18.9亿元,同比增长16.9%。
二是商贸网点规划布局总体比较科学合理。商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商贸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城内大商场,城外大市场,镇村连锁店”总体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以满足城乡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坚持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现代商品流通格局。截至目前,共规划建设城外专业市场23处、城区商场150多家,发展农家店381家,商贸网点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三是外经贸工作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严格考核调度,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抓外经贸工作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坚持以各类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新项目的引进,共签约外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808万美元,外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新办境外投资企业3家,投资780万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1-8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实现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和8.1%,对外贸易步伐加快。同时,坚持对外贸中小企业进行帮助扶持,共申报外经贸发展资金1610多万元,促进了外经贸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机关自身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依托,认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教育,积极培养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同时,坚持完善机关管理各项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干部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责任,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积极引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商务工作上来、用在改善民生福祉上来,实现了机关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服务商务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体来看,全县商务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商贸流通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商贸流通业的规划布局方面超前意识还不够,网点设置不尽合理,导致了局部区域特别是县城主城区商业网点相对密集,竞争激烈,而部分镇街和社区的商业网点相对较少,难以方便快捷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二是商贸企业的总体发展质量相对不高。传统的流通业态规模较小、层次偏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方式相对落后,营销网络不够健全完善。多数新型服务业态起步较晚,管理运营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规模和经营模式呈现小、散、乱状态,产业集中度较低,总体规模等级、商品种类、品牌档次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外经贸发展相对滞后。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着外向度不高、企业层次偏低、贸易方式单一现象;出口商品主要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值较低的问题,产品链条短,竞争力不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多。同时,还存在利用外资水平不够高、外贸进出口总量相对偏小的问题,等等。
商务部门承担扩内需稳外需、促消费保增长的重要职责,做好商务工作对于实现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又好又快谋发展、跨越赶超建强县”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和社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要继续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商贸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城区为龙头、镇街为骨干、行政村(社区)为基础的商品流通网络,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体系。要在加快城市商业中心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和布局城外专业市场,并快速推进商业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为商业大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土地和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进一步促进商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镇街商贸区、社区服务中心、村级店建设,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向基层延伸。要积极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探索建立高效、安全、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二要突出重点,注重引导,全力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壮大。要切实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重点骨干流通企业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加快规模扩张,不断提升其带动力和辐射力。要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鼓励重点企业加快主辅分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现代物流业上档升级,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要下气力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创新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金融、典当拍卖、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态,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要积极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仓储、会展等行业,加快培养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培强壮大产业规模,努力提升产业层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要转变方式,优化结构,努力实现外经贸工作的新突破。要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健全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外经贸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产业转调创步伐,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持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结构。要在有效规避贸易壁垒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支持外经贸企业“走出去”,积极引导外经贸企业参与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要在巩固和扩大传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外贸企业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衔接度和关联度,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四要明确职责,强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商务经济发展环境。要坚持把繁荣市场经济、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用心用力、抓紧抓好。要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积极探索网上审批、网上年检和网上登记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要结合岗位实际,通过招考、选调等手段充实一批懂业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总体结构,以满足商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商务执法力度,在强化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不良竞争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努力营造“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