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七届 > 十七届二十二次
关于全县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时间: 2019-06-26

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安排,5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听取了县市场监管局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情况汇报,然后到第一春食品有限公司、揽翠湖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外国语学校、临朐银座华兴有限公司等现场进行了实地检查,最后召开座谈会进行了座谈。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律实施情况

201510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县政府及市场监管部门以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抓手,加大人员资金投入,落实网格监管责任,提升全程治理标准,倾力打造食安临朐全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逐年稳步上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支持率、参与度、满意度有的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食品安全法制意识逐渐增强。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县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通过专家指导、专题培训、法律法规测试等多种培训方式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法治观念和执法水平。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多次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全县食品安全法制意识逐渐增强。

(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渐完善调整县食安委、镇街食安办组成和职责分工,在县市场监管局设县食安办,加挂县食药局牌子,调整设立食药监管、稽查、协调内设机构12个,各镇(街、园、区)设食安办,各中心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办公室,形成了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同时,依托智慧临朐,整合建成智慧食药监管系统,实现食药安全日常监管信息化、智能化。

(三)食品安全环境持续向好。不断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监管,推进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三小业态规范治理、食品产业管理升级,强化食品源头综合治理,完善餐厨废弃物处置体系,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大食品检验抽检力度。近年来全县未发生较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环境持续向好。

(四)社会共治体系初步形成。广泛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聘请食品安全特邀监督员和社会监督员,鼓励社会监督。设置举报投诉受理中心和应急处置中心,制定完善政务服务热线投诉举报受理处置办法,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管工作。2018年以来,共受理处置食药安全投诉举报800余起,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100%

二、法律执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从执法检查情况看,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要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但从检查情况看,部分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德缺失、唯利是图,存在掺假使假、非法添加等违规违法行为,而且手段不断翻新。在农村集市,过期、变质、假劣食品还时有出现。有的生产经营单位经营场所狭小,卫生条件差,人员流动性大,存在潜在风险。

(二)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力度不足。食品安全法规定,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实际情况是,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部分种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度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问题仍然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比较普遍,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目前,我县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源头追溯体系。

(三)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县食品生产和经营行业有许可证的业户共5219家,同时还存在众多无证照的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从我县情况看,各类小作坊、小摊贩面广量大、隐蔽性强,多数生产设备落后陈旧,加工场所卫生条件差,农村集体聚餐、企业职工食堂仍是监管薄弱环节,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监管难度较大。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食品安全的个别问题往往会通过网络等传播途径,迅速发酵蔓延。去年,我县迪尔康食品有限公司的海绵八宝粥事件,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新的食品种类、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技术不断推出,新的餐饮经营模式、消费模式不断涌现,这些都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新问题、新挑战。

(四)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较为薄弱。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面对当前日益繁重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县食品安全执法力量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设立在乡镇、街道的监管所执法条件比较差,执法车辆、食品快检设备以及工作经费都比较缺乏。同时,食品安全检测存在专业人才不足,执法能力不强,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执法的效果和权威性。

(五)部门之间协作配合不到位。食品安全法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在实际监管中,农业、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仍有欠缺,有时造成监管盲区。在食品安全违规违法认定、违法犯罪行为查办过程中的案件移交衔接方面,往往是监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存在日常执法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普法是法律有效实施的前提。当前,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还有薄弱环节,新闻媒体公益宣传较少,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还不够高。部分群众受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和环境条件等影响,自身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还相当薄弱,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不够,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食品安全多元化群防共治体系作用发挥不力 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供应产业链长,特别是广大农业种植户、养殖户和众多的食品小作坊、小摊贩是监管的难点,单靠部门行政监管很难做到无死角、无空白。而当前,在群防共治体系中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人民群众、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没有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三)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打击力度不够。食品安全违法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总收益大于风险成本。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在查处过程中往往是对其采取罚款处罚,且罚款金额较小,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较低。这种处罚不能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致使有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屡查不止。

四、对下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一是按照国家七五普法的要求,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把加强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教育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依法开展工作。二是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超市、进餐馆等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三是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组织等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等知识的普及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加强食品安全公益宣传,推动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同时也要引导群众、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依法监督食品安全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四是利用好微信、微博、微视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认真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特别是对一些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要及时调查并公布结果,对网络传言及时作出回应,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消除不稳定因素。 

(二)狠抓源头治理,强化主体责任。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种植、养殖环节的源头管理和治理,强化生产指导,引导农户依法、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严禁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的生产,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同时,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守法经营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积极发挥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建立健全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行业黑红榜制度等,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守法、依法办事,进一步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优化整合监管资源,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要充分发挥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监管和考核机制,严格责任落实,消除监管空白。优化和整合现有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信息发布、应急处理等监管资源,加强工作协同,实现资源共享。要加强专业培训,对监管人员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执法能力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执法能力合格、工作作风优良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要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加强电子化监管,积极打造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投入,增强财力保障,切实加强基层监管机构、设施、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监管能力,确保基层有足够的力量、必要的设施、专业的能力和完善的机制履行好职责,严防一线失守,把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学校及周边食品、网络订餐、农村市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等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掺假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食品生产源头和初加工环节,要重点监管,着力解决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提高重点食品抽检频次,开展各环节、多品种、全项目的检验检测,提高抽检问题发现率,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流向餐桌。坚持惩处与防范结合,教育与监管并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重点案件的查办督办力度,依法严格查处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 对唯利是图、以身试法的生产经营者严肃查处,提高违法者违法成本。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要通过主要媒体予以曝光,充分发挥惩戒警示作用。

(五)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县食安办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市场监管、卫生、农业等部门既要守土有责,在职责范围内监管到位,又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推进统一的检验检测、投诉咨询、执法信息、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协同调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和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与监察机关要建立情况通报、线索移送等制度,加强工作协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