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度工作计划,9月下旬,县人大财经委组织对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县工信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听取了县工信局的工作汇报,先后到万豪集团、华建高性能特种铝材项目、沃沦门窗、联科新材料、宝龙达集团等企业进行了实地察看,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县工信局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工信局作为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立足部门职能,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的增幅持续向好。1-8月份,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5.7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4.4%,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利润11.9亿元。从总体上看,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势头较好。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通过持续实施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40家重点工业企业与中科院、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全部建立了合作关系,初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今年1—8月份,实施蓝帆新材料清洁能源置换等新技术改造项目73个,全县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5.9亿元;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力争进入省级创新项目、市级技术创新导向项目。同时,积极推进企业上云工作,今年新增上云企业27家。
(二)积极抓好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聚焦我县铝型材、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从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积极支持企业发展。成功申报了省级化工产业园、中国铝业之都冠名成功,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铝模板产业园基本建成,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平台。在铝型材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铝型材产业发展5年规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铝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临朐铝业之都的实施意见》,推动了铝型材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铝型材年产能达到160万吨,实现年产值320多亿元。以雷奥新能源、联科新材料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实现税收3.2亿元。
(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每年坚持聚焦行业前沿,综合项目投资、税收贡献、综合效益等因素,确定重点骨干工业项目实行重点支持。今年确定的13个骨干财源项目中,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铝模板产业园、联科高端炭黑等项目已基本建成;华建高性能特种铝材、鑫珂海洋生物医用敷料等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
(四)积极服务企业发展。持续组织开展服务企业经理人活动,优化调整企业包靠人员,进一步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机制,对企业反映问题的收集处理程序进行了补充完善。积极推进以“亩均论英雄”为标尺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工作,印发了《2019年工业企业综合评价计划方案》,确定1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565家占地3亩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参评,积极探索实施评价结果差异化运用。着力引导企业走出去,今年共组织企业参加鲁台会、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等重要展会20多个500多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工信局在贯彻执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法律法规、落实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存在不少问题,如产业层次不高、起支撑作用的工业大项目建设没有突破、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固然与宏观经济环境和要素制约等因素影响有关,但从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发挥方面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工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大。在抓工业经济发展上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在当前周边地区大干快上工业项目、大抓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部分干部缺乏发展工业经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干事创业激情不足,没有真正把抓工业经济发展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来抓,工作缺乏干劲和闯劲。近几年每年都出台推进工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但政策含金量不高,作用发挥得不好。在业务工作上,有的对产业发展没有认真研究,行业发展缺乏指导;有的行业发展规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缺少与企业的沟通、指导,规划引导作用难以落实。工作上满足于求稳,抓工业老办法、老套路多,缺乏突破性举措,没有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含金量高、吸引力强的优惠政策。
(二)“双招双引”工作差距较大。“双招双引”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近几年在工业经济“双招双引”方面,没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惯性思维,缺乏大思路、大举措,大项目、好项目难以引进,工业大项目建设后续乏力,没有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局面。同时,一些引进的项目大多数为传统项目,投资强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后劲不足。在招才引智方面,对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力度不大,对“高、精、尖”人才引进不力。
(三)服务企业发展不到位。为企业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在产业政策的掌握与指导、工业项目的谋划与论证、企业的产能提升和科技创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等诸多方面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对领导干部包靠骨干企业、重点企业以及服务企业经理人等制度,抓落实、督导力度不到位,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银企对接针对性不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在营商环境方面,工业项目的立项、建设审批等环节,离“一次办好”还有较大差距。
(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职能发挥不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做强做优工业的必由之路。在“两化”融合发展上,我县工作滞后,客观上由于我县信息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项目也大多是传统产业,“两化”融合面临较大挑战;从主观上看,主要还是由于对这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投入力量严重不足,相关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提高认识,全力抓好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事关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要把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快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及时把握动态,搞好指导和服务。要增强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为已任,为企业排忧解难,切实做到该办的事要畅通、难办的事要疏通、有矛盾的事要融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培强壮大优势产业,着力抓好“双招双引”。要按照“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明确项目落户标准和条件,充分发挥中国铝业之都的品牌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全力打造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在抓好现有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基础上,瞄准产业链条的弱点、断点,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努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转型成效明显的产业发展高地。要进一步完善优化招商政策,动员一切力量,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引导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努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我县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提供支撑。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完善人才服务平台,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在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对工业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尽快制定出台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对规模以上的存量工业企业,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与企业家们坐下来,认真分析研究,实行一企一策,坚持“亩均论英雄”,引导他们把传统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要进一步支持、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优质产品、知名品牌。
(四)狠抓落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服务企业经理人等有关制度,围绕调动干部服务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提出有效的考核激励政策;要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坚持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实现服务企业的精准化和常态化。要进一步加强涉企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将涉及企业发展的各类扶持政策进行收集整理,并将操作流程一并进行汇编成册,印发给企业。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商会、行会和协会组织,引导建立行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它们为企业服务的作用。要加强对企业家队伍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保护和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
(五)进一步探索有效途径,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要高度重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配强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方面的专业干部力量,认真研究分析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出台符合我县实际的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战略。要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抓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型生产模式,推进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智能化,引导企业建立开放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充分对接用户需求,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要引导企业抓住产业园区建设的契机,完善企业间信息化融合,促进全县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