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度工作计划,10月上旬,县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察看现场、座谈讨论的方式进行,首先听取了县住建局工作情况汇报,然后到兴隆路路口城市提升工程、三元太平西片区、粟山路雨污分流工程、龙苑尚筑开发项目、朐山国际小区等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察看,同时召开了座谈会,对县住建局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住建局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突出重点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强化担当作为,进一步改善了城乡面貌,提高了城区宜居宜业水平。
城市风貌和居住环境持续改善。以打造“湖映青山千林绿,一带碧水贯朐城”的独特山水园林景致和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为目标,立足县城山水生态特色和自然资源禀赋,加大投入、加快施工,促进了城区风貌持续改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扎实开展绿化美化,加大口袋公园、街头绿地和绿荫停车场建设力度。目前,城区大型公园绿地及街头游园绿地246万平方米,水面160万平方米,道路两侧绿地363万平方米,行道树6.3万余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近34%,绿化覆盖率40%以上。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城镇化发展方向,2017年以来累计转移人口市民化4.2万人,目前全县人口城镇化率达53.87%。坚持特色化发展方向,将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发力点,坚持找准定位、科学编制、积极打造。九山薰衣草小镇和嵩山露营小镇、城关红叶小镇先后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后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514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120户,农村地区集中清洁取暖改造3133户,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坚持把棚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狠抓调度、全力推进,自2017年下半年“棚改三年会战”启动以来,共完成23个村、10018户搬迁工作,腾空土地6607亩。积极争取棚改政策和资金,共争取无偿资金5.28亿元,其中奖补资金3.89亿元,配套资金1.39亿元;融资贷款完成授信41.64亿元,到位资金20.89亿元;债券授信12.35亿元,到位10.31亿元。着力加快安置楼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安置楼10个片区、16577套、291万平方米。
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积极引入“紧凑城市”“海绵城市”“街区制”等先进理念,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搞好城市道路、供电、供暖、供气、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逐步开展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017年以来,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约1.8亿元。同时,积极履行部门职能,加强对房地产、建筑、物业服务等行业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城市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查中也了解到部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建设方面,近年来由于我县财力所限,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大,导致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少、工程规模小,城区面貌变化不大,城中村改造推进力度还不够大,影响了城区特别是核心区容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不快,一些上级政策没有贯彻到位,有的楼房和小区不同程度存在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较多和无物业管理等问题,人居环境亟须改善。在城镇建设方面,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农村“三改”投入不足。有的对特色小镇概念理解得不够深入,存在盲目建设、一哄而上问题,导致政策和资源难以集中,特色小镇特色不突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是基础设施方面,道路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道路衔接不畅,存在“丁字路”、梗阻路、断头路问题,城区出行效率不高。有的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道路标线施划不合理,容易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公共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菜市场、商业街区、绿地广场、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雨污分流工程推进速度不快,加重了污水处理负担,影响了河道水质安全。
三是行业监管方面,从调查情况看,我县房地产和建筑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资质不高等问题。我县50家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二级、三级资质分别仅5家、3家,其余为四级及暂定级,无一级资质企业;20家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中,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三级资质企业11家,无特级资质企业,县房地产和建筑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物业管理方面,业主委员会建设相对滞后,业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的物业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物业管理费用的收支管理存在不公开、不透明问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宜居宜业水平。要把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指导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引领城市未来建设走向的主要作用,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东突、南拓、北控、西延”的指导原则,逐步实施、加快建设,为不断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为实现好发展好城市远景奠定坚实基础。要紧紧抓住“绿满城乡、秀美临朐”专项行动难得机遇,秉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理念,扎实开展绿化、亮化、彩化工程,规划建设一批街头游园、节点绿地、城市绿道,着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载体功能和服务功能。要把道路建设作为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重要抓手,打通断头路、梗阻路,合理设置交通信号指示灯,科学施划道路交通标线,增设包括立体停车场在内的公共停车场,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要着力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创新投融资体制,以多元化投资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为方向,逐步建立政府规范引导,企业、银行、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投融资体制,着力解决资金瓶颈。
(二)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部门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体现乡村特色,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要准确定位特色小镇,集中优势资源、制定扶持措施,强化特色小镇顶层设计,科学编制特色小镇远景规划,重点打造1-2处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要着力做好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前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结合文章,积极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重点开展村内私搭乱建拆除、垃圾清运、村庄绿化美化、僵尸车辆清理等工作,共同营造舒适、和谐的美丽乡村氛围。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要继续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对县城核心区域棚户区的改造步伐,通过棚改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城区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不断拓宽城市发展空间。要严格落实和执行棚改补偿政策,保持棚改政策的连续性,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决策民主、程序合法、结果公开,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阳光棚改。对已搬迁的片区,要加快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积极帮助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程度在规定的协议时间内保证让居民回迁入住。要严格工程质量,坚持把棚改项目作为提升城市品位的精品工程、改善人居环境的阳光工程来抓,严格标准、严把质量、严控工期。住建部门要加强协调、定期调度,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要密切协作、积极履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全力推进棚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积极落实上级政策资金,按时序、分批次地解决排污、供暖、屋面渗漏、路面破损等问题,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
(四)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履行部门职责。要着力加强房地产业监管,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开发、销售、中介行为,严厉打击开发建设手续不全、违规预售、逾期交房等行为,下气力调控房价在合理区间,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索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对失信行为按照管理权限给予处理并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开曝光,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开发经营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环境。要着力加强建筑业监管,重点查处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不法行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认真督促企业做好扬尘整治和质量、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要着力加强物业服务业监管,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压实各镇(街、园、区)特别是两个街道在物业管理中的责任,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各小区广泛建立业主委员会,规范业委会职责行使,充分发挥其在社区公共环境卫生治理、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物业费收支管理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打造和谐文明的社区环境。同时,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当地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物业企业做强做大做优,提高资质等级,提升行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