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创新“无纸化、零见面”审批新模式,2023年办理工程建设审批服务事项8704个,免收纸质材料1.7万份,核发电子证照4123个,减少企业群众跑腿次数1万余次,有力推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点带面,循序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2020年选取部分环节先行先试。一是夯实电子化基础。投入160万元实施审批系统联通工程,实现投资在线监管、工程审批、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二是探索电子化流程。推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施工许可证核发3个事项全流程电子化报建,经营主体提交电子材料,各部门通过工程审批系统获取申请材料和前期审批结果,不再收取纸质材料。2020年3月,为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核发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
二、全面推行,提升效能。在先行先试基础上,2021年6月,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试行“无纸化、零见面审批”的通知》,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竣工验收备案等30个事项,全面推行无纸化报建,核发电子证照,申请人未做要求的,不再发放纸质审批结果。加强中介超市应用,相关评估、评价、检验检测报告经中介服务机构电子签章后,由中介超市平台推送至工程审批系统共享使用,申请人无需提交纸质报告。开发建设工程企业电子印章系统,用户在手机端完成实名认证,可直接在申请材料加盖电子印章,后续审批环节直接调用,无需再次认证加盖印章。
三、持续优化,走深走实。一是扩展实施范围,纵深推进审批电子化。提请市政府印发《优化项目审批暖心行动十条措施》,推行招投标全程电子化,明确立项、节能审查、概算审批、招标核准等实行在线办理,不再提供纸质材料,审批部门核发电子证照,经营主体网上下载打印使用。深入联通省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和工程审批系统,备案类项目直接在工程审批系统根据项目代码查询下载项目备案证明。二是加强审管互动,无缝实现监察电子化。建设“审管互动”系统,项目核准、工程规划许可等事项办结后,自动推送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行业监管部门,监管部门根据审批时间、项目信息、证照信息等开展项目监管,形成“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系统共享、网上校验”的审管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