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精准发力 多点突破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时间:2023-06-26
一、建立“党建+”机制,激活社会救助“红色引擎”。一是夯实基层堡垒。依托党建网格,把党建工作嵌入社会救助工作全链条,构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衔接互通的工作网络,将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纳入村级“十必议、十必看”和党员“五比五验”重要内容。二是配强工作力量。建立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站,站长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聘社区、村级民生保障协理员470名,负责对网格内村民开展政策宣讲、社会救助等服务,做到走家入户全到位、反映渠道全畅通。今年以来,通过协理员入户摸排和跨部门数据比对,已将662名困难群众主动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范围。三是发挥党员作用。大力推行“社区吹哨、镇街报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建立党员结对机制,推动党员下沉一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每名党员带头联系1—3名低保困难对象,定期上门帮扶,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创新“互联网+”模式,推动社会救助“智慧升级”。一是打造“一键呼叫”智慧网络。创新打造“村级智慧网格服务平台”,为困难群众及60岁以上村民免费安装“一键连心”应急呼叫器,让群众有所呼,有人应、有人帮。依托智慧网格平台控制中心,对群众呼叫进行实时应答,如果应答不及时,系统会自动将呼叫转移到该村党支部书记等村干部手机上,确保村民一按键,必定有回应。自2022年8月开通使用智慧网格平台以来,已为群众提供2200余次服务。二是推广社会救助网上办理。制作“朐·帮你”二维码,符合申请条件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爱山东”APP,全流程网上办理。三是开展救助服务“在线考核”。依托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护情况实行在线考核管理,服务效果评估判断用数据说话,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
三、突出“品牌+”力量,构建综合高效救助体系。一是健全三级救助工作网络。县级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镇级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站、服务窗口,村级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搭建起县镇村三级社会救助网络。形成以东城街道“东你所需、城你所愿”、辛寨街道“辛中有你”、寺头镇“有求寺应”、沂山风景区“沂心为民”、石家河发展区“真石救助”、嵩山旅游区“嵩温暖”等14个镇级社会救助品牌为支撑的“朐·帮你”社会救助品牌矩阵,通过品牌建设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工作影响力,让救助更高效、群众更暖心。二是汇聚多元救助力量。依托慈善+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开展“康复助医”“情暖万家”“富春江·朝阳助学”等系列慈善活动,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7339人次,发放救助金109万元。三是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广“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开展“老病残”群体家居保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等项目,为社会救助服务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料或免费低收费集中托养,将精准服务落到2374名困难群众身上,由传统给钱给物的物质救助向心理救助、生活照料、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的服务救助转变,实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综合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