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自由便捷的准入体系,推进企业开办更高效
一是打造“5520”生态服务链。实现“零材料、零基础、零成本、零见面、零距离”“5个零”,“一网申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个环节、一窗出件”“5个一”,打造“20分钟”管家式服务模式,企业提交材料后20分钟内即可领取营业执照。1-8月份,新增企业1696户,全程网办率达99.14%。二是以有解思维助农高质量发展。全市首创涉农个体工商户“宅营合一”改革,有效解决经营者无地上房屋建筑物,不能提交经营场所合法证明等问题,帮助400余户涉农经营者实现规模化发展;创新推出经营乡村公司高效注册一件事。针对股东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公司无法自主核名、不能全程电子化登记问题,明确9大要素,实现线上容缺办。截至目前,共为6个试点镇街容缺核名45笔,帮助42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公司注册。三是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开展商事登记“白话改革”,制作42期图例版和视频版智慧办白话指南,办事群众一次申报正确率90%以上。在全市率先推出企业开办“一窗通”短信提醒服务,实时告知企业办理进度,日均发送提醒短信150余条,电话咨询量减少58%,审批效率提升70%。
二、打造精准高效的准营体系,推进企业经营更便利
一是高位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温热城市“烟火气”。重塑办事流程,打通数据壁垒,优化服务升级,实现“开办餐饮店”4个事项“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压减重复申请材料40%以上,提供“预踏勘”服务100余次,现场验收一次性通过率达90%,审批效能提升70%以上,助力全县300余家餐饮店高效开办。二是为企业经营常办登记提供增值化服务。全省首推“1+8”减资“一类事”,与4家银行建立合作机制,在6个银行网点设置企业登记“微”窗口,实施“个人+团队+N个银行”三方捆绑、一体服务模式,团队成员共18人,共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000余次,共为500余家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出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实现38项变更信息跨部门同步更新,办理环节从7个减为1个,2036家企业获益。三是推进营业执照+预包装食品备案多证合一同步办理。推进预包装食品备案经营者在市场主体设立、变更阶段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同步采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信息,无需办理许可和备案凭证,办事环节由2个减少为1个,真正做到“一次申请、当场办结”。今年来,助力476家企业完成预包装食品备案。
三、打造闭环有感的退出体系,推进市场结构更优化
一是打造企业注销“1+N+X”服务模式。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提供优质衍生服务场景,打造企业注销“1+N+X”(营业执照+税务注销等多个相关事项+食品经营许可等多个许可证)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集成办,常态化实现企业注销方式多元、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成本最小,促进企业“新陈代谢”、结构优化,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今年来,共有1563家企业获利。二是全市率先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社保医保联检改革。联合人社局、医保局,将社保医保缴费排查服务前移,对“拟注销企业数据库”进行轮巡。今年来,共预检企业1670家,核查社保医保费用欠缴情况600余次,预检问题406个,帮助213家企业纠正错误,共中止注销程序11家,共有1362家企业通过简易注销方式退市。三是持续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推行代位注销模式破解登记难题,帮助30余家企业通过代位注销方式退出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推进企业简易注销与公告实现一网通办,彻底解决内容不规范、股东签名遗漏,甚至冒名签字等问题。企业简易注销公告一次性通过率提高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