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实施“123”企业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以全县423家规上企业为科技型企业培育“富矿”重点,开展撒网式政策宣传和调查摸底。新培育科技型企业36家,同比增长20%;市备案“三高一核心”企业43家;6家企业入省科技领军企业信息库;3家企业获省竞技行动优胜奖,补助资金54万元;38家企业获“小升高”省财政补助380万元。
二是创新平台加快布局。构建“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平台培育发展模式。围绕我县特色产业布局创新平台,对现有平台开展绩效考核,1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和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完成2024年度绩效评价。按照“六有”要求(有场地、有人员、有投入、有设备、有项目、有制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96家企业申请备案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同比增长60%。山东特龙谱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备案,全市仅2个;鑫珂海洋生物联合同济大学、国家介入医学创新联盟等成立“山东同鑫医用材料研发中心”,为我县争创省级研发平台奠定了基础。
三是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采取多元化方式引导企业增强研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先后组织召开了科技型企业培育推进会、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培训会等会议,就加大研发投入财政支持、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政策现场宣传解读。据统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到15.48亿元,有研发活动企业306家,同比分别增长14%,43.4%。